2017/9/6

Fields of Despair 西線大鐮刀

Fields of Despair 是一款著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法國戰場的木塊戰棋。除了戰場上從敦克爾克到貝爾福特一線的交鋒外,還帶入了東線戰場、海軍封鎖、U艇襲擊、制空權與偵查、火炮與毒氣等等要素。一戰的背景可以參考先前介紹過的光榮之路,而兩個戰棋間的最大差異除了地理範圍縮小外主要在於:Fields of Despair 的行動方式是公開且雙方均可執行的,但兵力大小則屬於木塊的隱藏資訊;光榮之路的行動受限於手中隱藏的卡牌,但兵力佈署則為公開的資訊。



遊戲從第0回合開始,木塊朝上的數字為此木塊代表的兵力,符號方塊中一條斜線者代表上限為4的騎兵、其移動力為三格,其餘方塊中交叉斜線者代表上限為20的為步兵、移動力為兩格。由此可見開局時模擬1914年8月的狀態,德軍右翼共計47個師準備突入比利時境內,而法軍主力分布於凡爾登一帶的要塞群,法比邊境上的莫伯日要塞則為英國遠征軍駐守。



德軍靠著優勢兵力成功地攻下了列日與那慕爾要塞,但前進至安特衛普的3個騎兵師雖然靠著Big Bertha列車砲摧毀了其要塞,仍在要塞與駐軍的反擊火力下傷亡殆盡。地圖上取得分數的主要關鍵,分別為模擬德軍希里芬計畫與法軍十七號計畫的目標。



德軍大鐮刀繼續揮舞,右翼毫髮無傷地攻下安特衛普,左翼則僅以1個師的代價取下英國遠征軍駐防的莫伯日要塞。木塊戰棋的基本概念是以兵力多寡決定戰鬥力量,但因此無法模擬出當年英國遠征軍裝備、訓練與士氣的精銳是有點可惜的。法軍隨後的行動以1個騎兵師切斷了莫伯日的德軍,駐守於凡爾登要塞群的部隊也跨過馬士河進逼阿登森林與史特拉斯堡。



英軍後援部隊開始越過海峽進駐加萊,德軍繼續前進至索姆河與馬恩河北岸的蘭斯要塞,在此迎接的是法軍重砲轟擊。法軍先前的行動已威脅進入德國境內,但透過本遊戲詭異的戰略移動,德軍仍然在全線都握有兵力上的優勢。



由於先前法軍砲火猛烈(?)令德軍未能攻下蘭斯,而法軍則不斷以小部隊滲透切斷德軍補給線,並重新奪回莫伯日要塞。本遊戲中補給被切斷的代價相當輕微,僅有戰鬥擲骰減半與移動方向限定為接回補給線而已;不像光榮之路斷捕的單位不僅完全無法行動,回合結束還自行消滅且不可重建。在此若如果被圍困的部隊本身數量夠多,對方可能也完全不敢有任何動作。



這個遊戲中最詭異的就是戰略移動的設計,每回合雙方的行動結束後各自會獲得一個任意移動的階段,場上所有已占領且補給正常的區域間單位均可任意調度。基本上是同時進行,但規則中有提到德軍可進行最後的移動,所以通常都會看協約國調整了哪些區域再來考量。與上圖相較之下可發現德軍大幅地抽調了要塞中的兵力分散至其他區域,並且把史特拉斯堡附近的騎兵師移動到比利時,準備在下一回合攻下敦克爾克。



這個遊戲中最有趣的就是關於火炮、飛機與科技的設計。火炮、飛機與補給的數量均來自於每回合使用經濟點數提升的上限,而每回合固定會耗損1個單位。火炮與飛機都被分為力量從0至4的六個單位中,每回合開始移動前可派出飛機偵查,而雙方的飛機亦可互相攻擊,若在空戰後剩餘飛機的單位數量不夠,則無法查知目標地區敵軍單位的狀態。火炮則是用於地面戰鬥發起前,可攻擊對方地面單位或要塞,圖中德軍的Big Bertha就是摧毀要塞的利器。補給點數的上限則為可提供補給的區域數量,若佔領區域超過此上限則需自行選擇哪些區域斷補。最下方則為空軍、坦克/突擊隊、毒氣與防毒面具的科技,領先的科技都會帶來不同層面的優勢。




此處則記錄雙方的勝利點數,左方為由上至下分別為美國參戰、無限制潛艇戰與英國艦隊封鎖等級,右方則為東線戰場狀態。美國參戰等級會逐回合提升,當德軍開始無限制潛艇戰時則會大幅上升直至美國參戰。封鎖狀態與東縣戰場的結算,都是來自於每回合使用經濟點數放入封鎖袋中後抽取的結果。基本上封鎖等級一定會逐年上升,反映德國在參戰後期資源的匱乏。而東線也是持續的壓力,直到俄國革命發生為止,在此之前若俄軍累積三次重大勝利則攻入柏林,遊戲立即結束。



每回合開始時雙方均有固定的補員數量,初期同盟國相較於協約國大約占3:2的優勢,大概到第七回合後則逆轉為協約國較占優勢。登場地點德軍位於科布倫茨、英軍位於英格蘭、法軍則位於巴黎,若美軍登場後可直接部署於前線。戰爭初期由於德軍進攻力量兇猛,通常補員都跟不上前方的戰鬥部隊,但是在戰略移動階段之後當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德軍挾著優勢的數量與如虹的士氣(?)繼續向前進攻,右翼已經進佔敦克爾克準備進攻加萊的要塞,中鋒也透過戰術點數將補給狀態恢復正常、守穩了莫伯日與蘭斯兩個要塞,左翼慢慢將法軍推回戰爭時的起點。若沒有非常奇妙的戰略移動方式,德軍不可能這樣迅速地將兵力分配於攻擊或防禦的重點上。




德軍右翼進入加萊,卻僅於擊垮其要塞後意外地被英軍擋了下來。中路偵查凡爾登要塞後發現其守軍力量薄弱(僅兩個步兵師),原欲集合周圍30餘個師的力量希望一舉攻克,卻發現已無戰術點數可啟動Big Bertha、加上五級要塞與河流地形使進攻方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作罷。左翼則繼續壓迫法軍退出十七號計畫的得分區域,並派遣一支敢死隊進入南錫要塞呼叫砲擊(遊戲中一個區域的最後1個師是無法因砲擊而消滅的,而有單位的區域方可啟動砲擊,因此若對方不啟動該區域戰鬥,這個師就可以不停地呼叫砲擊削弱對方的兵力)。



因為德軍較為保守,目前尚未開啟無限制潛艇戰使得美國參戰進度緩慢,英國的封鎖倒是頗為有效,且因十七號計畫的成功雙方分數始終在伯仲之間。由於德國對東線戰場沒有投注太多資源,俄國靠著抽出三個俄軍木塊已獲得一次重大勝利了。



法軍集中近30個師於中路並將德軍逐出蘭斯要塞,左翼的騎兵再次切斷了安特衛普與加萊的德軍補給線,由於本回合可能為最後一回合了,德軍考慮右翼在無法前進至巴黎的情況下能獲得的分數較少,且開戰以來攻擊重心都如史實般放在右翼,若此時透過戰略移動將部隊調往左翼,將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果然法軍的右翼相當薄弱!可能由於上一回合差點被奇襲凡爾登要塞,法軍主力的30多個師都回到凡爾登至南錫一線的要塞群中。德軍以40個師兵分兩路,一路挾著優勢火力直接進佔貝爾福特要塞,另一路則圍攻埃皮納勒要塞。法軍的兵力已捉襟見肘,只能靠著索姆河與馬恩河支撐防線;英軍則棄守加萊,企圖協助法軍守穩索姆河一線。



由於時間已晚法軍玩家放棄最後一動,遊戲在此結束。德軍開局時擁有106個師加上增援的70個師,至此僅剩103個師;協約國開局時擁有84個師加上增援的45個師,至此僅剩45個師。由於擲骰機制無法展現部隊的其他素質,數量就幾乎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印象中當天德軍的骰運略佳,而最後傷亡比數也僅為73:84,但加上基數的差距最後就形成上述這樣懸殊的比例。接下來德軍還有50個師在後方蓄勢待發,而英法僅有38個師;加萊、南錫與朗格爾等三座要塞勢必無法守住,圖勒要塞亦岌岌可危。下一回合的僵局恐怕會在馬士河、馬恩河與索姆河沿線展開,而德軍獲得興登堡防線的加持之後,協約國恐怕更難將其逐回戰鬥發起線了。




前面已大略提過這款戰棋的創意與趣味來自於科技、飛機與火炮等方面的設計,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戰略移動的機制。現實上不可能有這種概念,尤其當回合時間算進去之後更不合理。1914年8月是第0回合,之後有三個回合;一回合大概是一個多月,但幾十個師幾十萬人可以在安特衛普到南錫全線跑來跑去?不可思議。

其次在遊戲性上,對於協約國來說未免太弱勢了…德國可以以凡爾登為軸心不停轉換大鐮刀的方向,其他地方只要放稻草人跟一兩隻兵阻擋突穿。對於這種作法協約國根本沒有辦法防禦…運氣好猜到德軍主力在哪裡,雙方硬碰硬之下兵力差距會造成更大的損失;猜錯的話主力方向頂多前進兩格,但另一邊就要被德軍大掃蕩。後期協約的兵力漸漸取得優勢後可能也可以比照辦理,但在德軍已獲得興登堡防線的支持下效果堪慮。

同樣的故事重演三回合,後期還不知道協約推進的力量夠不夠,但中期的分數已經拉開許多。起始同盟與協約的軍力比大約為5:4、前三回合補員的比例則為3:2,德軍只要在掘壕前守穩可取得分數之要點即可。協約國要到第七回合後兵力才開始有3:2的優勢(不算東線德軍跟美軍參與的話),這時遊戲都快結束了。

一次世界大戰的概念應該是因為運輸不發達而無法迅速轉換兵力集結的地點,導致雙方不停地把後續兵力塞在某幾個僵持的空間,沒事做外加砲火襲擊下只好挖掘壕溝,再等看看有沒有機會前進。這款戰棋的戰略移動會讓這種膠著感完全消失,而擲骰判定戰果的機制會讓數量優勢的效果更為嚴重,但這部分或許要再多嘗試幾次完整遊戲後才能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